8月12日,素来力挺房价的华远总裁任志强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当被问到对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看法时,语出惊人,向台下数百开发商隔空传话:“我都‘从了’,你们也‘从了’吧。”
对开发商而言,从还是不从?降还是不降?这是个问题;
对投资者而言,是涨还是跌?买还是不买? 这同样是个纠结。
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逃离北上广深、6450万套空置房、房租暴涨、银监会压力测试从30%提高到60%、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上书国务院不要再出调控政策、知名学者王小鲁认为灰色收入支撑房价等等,有关新闻不绝于耳。
房价贵不贵?贵!房价有无泡沫?有!无论从国际通行的租售比、房价收入比,还是我们自己的感受,房价确实太贵。泡沫还将持续多久?泡沫会在什么时候破裂?在泡沫破裂之前还将经历怎样的路径?我们会重蹈日本“失去的20年”吗?
城市化与人口红利是经常被用来为房价上升说事的,照此说法,现在的城市化才47%,离70%还相距甚远,人口老龄化估计也得到2020年才来,房价还大有可为。
房子不一定是用来住的,不一定是用来消费的,可用来当存款。当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远远超过了居住属性。在投资渠道狭窄的中国:存银行,以前的万元户成了现在的穷光蛋;炒股票,很多人血本无归;投资外汇,人民币不能自由流通;投资实业,利润还不如炒套房;投资黄金,没地方放;投资古董,还有假的;投资期货,不懂还要半夜鸡叫;投资红酒,还搞出个小拉菲……房子已然成了投资工具,交易的预期性必然推高房价,况且中国人自古就有买房置地的情结。
房地产还是个货币现象,在印炒机加速开动的情况下,钱不再值钱,似乎是防通涨的保值工具。当 “算你狠、将你军、逗你玩、糖高宗、油不得、萍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商品被暴炒,以及人民银行将发行500元大钞的传言甚嚣尘上,我们将钱袋子安放在哪里?现在的100万相当于10年前的多少钱?20年前的多少钱?2万元每平方米现在看来很刺眼,再过5年回过来看,可能就没这么刺眼。说到底,房地产价格还是个通涨现象。
且让我们看看房地产链条的参与各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中介、房地产上下游企业、投资者(已买房的、未买房的、投资的、自住的),他们在博弈中,是想房价降还是升?话语权大还是小?深入分析博弈各方的利益,才能解读当下房地产乱象。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个典型的政策市,国家是最大的开发商,开发的产品是铁公基和所谓的城市运营,手中握有“地根子”和“钱根子”,还有强大的政策工具,所以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最近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其目标是为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增长,如果象GDP每年增长8%或9%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次调控主要用金融、行政的措施压抑需求,冶标不冶本,扬汤止沸。如要釜底抽薪,应该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度、土地制度和民间投资渠道问题。房地产不调控,有社会风险,调控,有经济风险,这是个两难的问题。所以调控的时间和尺度在挑战中国长期的中庸思维。近期房价的滞长量跌,一旦遇到保增长、保就业压力时,压抑的需求一定要爆发,就象弹簧外力撤去时就会反弹。
城市化、人口红利尚未结束、投资渠道依然狭窄、泡沫已经出现、通涨无可避免、调控首鼠两端,面对这种乱世乱象,财富与风险是一体的两面,我们是与泡沫共舞?还是置身世外?我们果能置身世外吗?
我们何去何从?
从还是不从?
我看还是从了吧。
国家建设部一级房地产评估机构 资产(含证券期货)评估机构
全国范围执业土地估价机构 全国A级资信土地估价机构
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工程咨询机构 土地登记代理机构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59号深茂商业中心16楼
电话:0755-83736996
邮箱:guocesz@guocedc.com
网址:http://www.guocedc.com
Copyright 2022 © 深圳市国策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4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