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IONAL RESEARCH
专业研究
专业研究法律法规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制、企业并购、企业清算等经济行为不断增多,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背景下,企业价值评估作为现代经济的产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从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出发,浅析具体评估方法的适用问题,并分析评估实务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用现状及原因。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 市场法 收益法 成本法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价值评估通常有三种方法:市场法、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指将评估对象与可比交易案例进行比较,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市场法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比较法和交易案例比较法。

市场法评估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V1为被评估企业价值,V2为可比对象价值,V/X为价值比率。

常用的价值比率有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

市场法操作步骤如下:

1. 选择可比对象;

2. 规范被评估企业和可比对象的财务报表;

3. 计算各种价值比率;

4. 选择适用于被评估企业的价值比率;

5. 将被评估企业与可比对象进行比较;

6. 对价值比率进行调整;

7. 将调整后的价值比率应用于被评估企业;

8. 综合考虑市场法评估结果的差异;

9. 进行折价和溢价的调整。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对未来收益进行折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未来收益有多种形式,如股利、净利润、息税前利润、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经济利润等。根据收益的特点,收益法具体测算模型主要分为股利折现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经济利润折现模型。

1. 股利折现模型

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V为股票价值,DPSt为第t年每股股利,Re为股权资本成本。

2.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EV为股东全部权益价值,FCFEt为第t年股权自由现金流量,Re为股权资本成本。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偿还付息债务本金+新借付息债务

3.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OV为企业整体价值,FCFEt为第t年企业自由现金流量,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

4. 经济利润折现模型

经济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的成本

=投入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投入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投入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基本公式如下:

其中:OV为企业整体价值,IC为投入资本,ROIC为投入资本回报率,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收益法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估思路和评估模型;

2. 分析和调整历史财务报表;

3. 确定和划分收益期;

4. 预测未来收益;

5. 确定折现率;

6. 测算经营性资产及负债;

7. 识别和评估溢余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及负债;

8. 得出评估值。

(三)资产基础法

资产基础法是以企业资产负债表为基础,通过估算表内外资产及负债的现实成本来核算企业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基本公式如下: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表内外各项资产价值-表内外各项负债价值

资产基础法操作步骤如下:

1. 获得以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

2. 确定需要重新评估的资产与负债;

3. 确定表外资产;

4. 确定表外或有负债;

5. 评估以上确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

6. 得出评估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分析

(一)市场法

市场法应遵循可比性原则、可获得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透明性原则及有效性原则。在市场有效、有足够的可比案例并能收集到具有时效性的相关资料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可以运用市场法。

(二)收益法

1. 股利折现模型

应用条件:被评估企业股利分配政策较为稳定,且能够合理预测股东在预测期和永续期能获得的股利。

通常适用于对缺乏控制权的股权进行评估。

2.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应用条件:能够对企业未来收益期的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作出预测,且能够合理量化股权资本成本。

适用于对具有控制权的股权进行评估;适用于对战略型投资者的股权进行评估;适用于财务杠杆很高且付息债务变动频繁的金融机构的评估。

3.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应用条件:能够对企业未来收益期的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作出预测,能够合理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 经济利润折现模型

应用条件:能准确计算评估基准日的投入资本,能合理估计企业的收益期及收益期的经济利润,且能够合理量化企业未来经济利润的风险。

(三)资产基础法

适用于在资产继续使用假设下的企业价值评估;适用于可以取得充分的历史资料情况下的企业价值的评估;适用于无法确定企业盈利状况并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可比对象情况下的企业价值评估。

三、评估实务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用现状

在评估实务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最优先选用资产基础法,其次是收益法,但较少使用市场法。主要原因如下:

①资产基础法测算数据都有迹可循,会计政策的实施使企业一般都会有完备的会计资料,各项资产与负债都有据可依。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只需有完整的会计资料就能进行客观可靠的评估。

②理论上来说,收益法最适用于企业价值的评估,且有成熟的评估理论和评估模型来支撑。但是在具体评估实务中,通常很难准确的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收益期,且相关参数的选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估值,评估主观性太强,不确定性很大,因此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使用频率不如资产基础法。

③市场法在使用时对资本市场有严格的要求,要求资本市场充分有效或者接近有效,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且市场上交易案例相对较少,没有统一的数据公示平台,在市场中很难找到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可比对象,使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严重受限。

虽说资产基础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适用性最广,使用率最高,但是资产基础法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一是资产基础法忽视了某些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采用资产基础法确认的企业价值,往往只包含了有形资产和可确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是却无法体现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二是资产基础法忽视了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没有考虑企业各项资产之间的协同效应,难以体现企业价值的全部内涵。

我们在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中,应谨慎的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确保客观公允的反映企业的价值。



国家建设部一级房地产评估机构 资产(含证券期货)评估机构

全国范围执业土地估价机构   全国A级资信土地估价机构

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工程咨询机构 土地登记代理机构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59号深茂商业中心16楼

电话:0755-83736996

邮箱:guocesz@guocedc.com

网址:http://www.guocedc.com


国策公众号

国策估价在线

Copyright 2022 © 深圳市国策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4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