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曾成杰案分析——中国民间金融与企业家生存环境研讨会”,王石在会上说,“自己内心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呼吁企业家在遇到类似事件时,不要沉默,要实行自救。无独有偶,稍早时柳传志说“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商言商,以后的聚会只讲商业不谈政治,在当前的政经环境下做好商业是我们的本分”。在中国,政商关系一直是个非常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柳、王之争再次将中国政商关系引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的政商关系可谓渊源流长,二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体制,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政权对经济的控制已形成了制度和文化上的惯性,商人的财富必须依附于政府,中国社会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像吴晓波认为的,中国的政治经济史就是一部官商经济史。
千年来的官商“一体两面”,吕不韦、白圭、陶朱公、胡雪岩、盛宣怀,民国的孔宋家族......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特征。有一阵子甚至有“做官必读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段子。现在连跨国公司都深谙其道,如高盛聘用官二代做高级职员,以打通在中国的政商关系。
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有句名言:“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而是从官方获得捕鼠的垄断权”。在中国,政府掌握了行政审批权;土地、信贷、矿产等资源;工商、税收、财政等政策,没有良好政府关系的商人,很难获得资源和超速成长。为了减少政治和行政管理的不确定性,追求自身的安全感,减少或有风险,商人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理好政府关系 。
离不开,靠不住,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这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更是一个企业家价值观的问题。企业家在政商关系的处理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紧密型的,这类企业采用关系战略,机会导向,以获取特许经营权和政府资源,为企业的竞争力,如赖昌星、徐明、丁书苗。第二类是松散型的,这是大部分人采取的方式,游走在中间地带,象马云说的:“无论你在哪里,政府都是一样的,爱他们但不要和他们结婚。”;王健林说的“亲近政府,远离政治”;冯仑:“保持精神恋爱就好,跟政治家不上床”。第三类是敬而远之型的,尽量不与官员走得太近,不形成金钱上的对价输送关系。在当下中国,这种类型少之又少。
在这种特殊的政商环境中,也有些高手,将企业的发展切入政府运作的逻辑中,将“里子”和“面子”都做足了,他们从政府手中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也帮助当地政府实现了政绩,最后还能守住底线,如万科,王石声称自己不做商业贿赂,但他其实是把政府关系外包,让公关公司去搞定一些关系,自己不牵涉其中,建立了防火墙。
在政商博弈中,如何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是对中国企业家的最大挑战。在一个没有良好的商业和法制环境中,巧妙腾挪与弄巧成拙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国家建设部一级房地产评估机构 资产(含证券期货)评估机构
全国范围执业土地估价机构 全国A级资信土地估价机构
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工程咨询机构 土地登记代理机构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新闻路59号深茂商业中心16楼
电话:0755-83736996
邮箱:guocesz@guocedc.com
网址:http://www.guocedc.com
Copyright 2022 © 深圳市国策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40144号